儿童心理教育相关资料
来源于:
作者:
上传时间:2014-03-18
点击数:24794
作父亲的常常认为抚育孩子是妈妈的事,而忽略了自己做父亲的责任,他们把辅导孩子作业、参加孩子学校的家长会、以及对孩子的品德教育等都推给母亲,自己则忙于工作,对孩子的许多情况都不了解。曾有一位心理学家研究表明:女孩子缺乏父爱则数学不好,而男孩子缺乏父爱会产生情感障碍。当然这种说法也许有些极端,但是,也从一方面反映了父爱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。有些作父亲的不明白:我整天忙于工作,挣钱供他吃喝玩,还要怎么爱他呢?其实,父爱并不只是体现在物质上,更重要地是体现在精神上和行动上。 小伟刚出生的时候,爸爸妈妈都忙于经商,把他交给了小保姆看养,小保姆也没有带孩子的经验,结果孩子到了两岁还不会说话,这下把大人都急坏了。父亲心里特别烦躁,就埋怨母亲对孩子不尽心,母亲为此流了许多眼泪,经常整夜睡不着觉。其实,对孩子的教育夫妻都有责任,当出现了问题,作父亲的不要急于把责任都推到母亲身上,而是应该和母亲一起出主意、想办法,这样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。这对夫妻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,亲自带孩子出去玩,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,结果孩子很快就开口说话了。 父亲在教育孩子时切忌简单粗暴。许多父亲在与孩子相处时并不够耐心,尤其是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,例如:学习成绩差、写作业磨蹭等问题,心里就起急,忍不住就要打骂孩子。所以,许多孩子都反映:怕爸爸。孩子在这样的高压管制下,不仅缺点没有改掉,反而变得没有自信心,性格退缩,或者脾气逆反暴躁,不好管了。所以,父亲要学会和孩子交朋友,这样才有利于教育孩子。 父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。在一些单亲家庭中,母亲一个人带着孩子,她们认为再婚会给孩子带来压力,就为了孩子而不再选择婚姻,或是害怕结婚。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。心理学家研究发现,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缺乏父亲的影响作用,男孩容易变得女性化,女孩容易依恋年长男性,或惧怕、不信任男性。还有的离婚母亲会不自主地把对丈夫的埋怨、仇恨灌输给孩子,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投下了抹不去的阴影,在他们长大后就会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、择偶观念和婚姻生活。在一些健全家庭里,父亲也并不是起到了应有的作用。例如,孩子在6、7岁后,父亲应该多带孩子玩,对于男孩子,这样可以让儿子逐渐模仿和学习男性的行为方式,而不是推给母亲,甚至儿子要和母亲一起睡觉也不管。有一位父亲是做推销工作的,特别忙,周末也不休息,平时也是很晚才回家,他的儿子很少有机会和他在一起,结果在孩子12岁时老师觉得他说话、打扮、行动都特别像个女孩子,父母还以为是基因出了问题,其实是父爱不足造成的心理上的偏差。对于女孩子,父亲不要打她们,也不要过分亲昵,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才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自爱。父爱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,父亲们都应学会怎样爱孩子。 儿童心理教育关怀从倾听开始 每年的“六一”前后,关于孩子的话题特别多,这两天最吸引人的是两则社会调查结论:一是“在近八成的工薪三口之家中,孩子的月平均消费竟超过一个大人”;二是“超过半数的妈妈没有给孩子一定的空间”,父母对家庭教育的基础“沟通”,显然重视不足。 一重一轻———从父母对孩子在物质与情感两方面截然不同的付出,我们可以解读出许多沉重的现实。比如,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新价值观对传统亲情的重构;可以看到物质主义、实用主义对教育的渗透;还可以感受到应试教育背景下,家庭教育的双方都面临巨大压力和被胁迫的困境…… 但是,比这些更冷酷的,是这一对比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,即成人社会对儿童世界的完全漠视和粗暴干涉———即使是“给予”,也是如此自私,如此不平等。不仅情感匮乏被搪塞为“生活压力下的疏忽”,连“物质富足”也未必全是为孩子考虑,许多时候,这种“富足”是拿来炫耀和比较的,而这种炫耀和比较,显然不仅限于孩子与孩子之间。 我们的教育,从来缺乏关于“平等”的教育,如果说现在正在补课的话,那也是在补成人与成人之间的平等,至于未成年人,是完全被排除在“平等”之外的。 最近关于“超级女声”的争吵颇多,教育学者、社会学家一边倒地大泼凉水,理由很简单:“没有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,会失去接受基础文化知识教育的心思”。因此,社会对其他参赛者很宽容,甚至颇多赞许,唯独对学生参赛视若洪水猛兽,“浮躁”、“不切实际的星梦”、“不务正业”,指责滚滚而来。看来,“超级女声”可以,“超级女生”不行。 这些可怜的孩子,她们勇敢、多才、自信、好奇、坚强,但是,她们没有表现这一切个性的平台:淘汰哭了,有人担心她们会“因挫折而自弃”;胜利笑了,又有人惊呼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”;参赛逃学,更是吓傻了老师学者———一周五天、六天甚至七天乖乖在学校上课,才是她们惟一正确的定位,谁也没有想过与她们商量,能否在参赛与补课之间寻求一种解决。 再比如前面提到的调查显示,在母亲责打孩子的原因中,第一是“撒谎”,第二是“不听话”。其实,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,“撒谎”几乎可以说是人在幼年时期应对世界的一种本能,其机制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。所以我们这些所谓的大人并不真正了解儿童,我们对于孩子的判断一直在成人自以为是的主观世界里。 儿童的世界,成了被成人“安排”好的世界:方法安排好了,标准安排好了,结论也安排好了。脱离这个安排好的轨道,就是“不理性”,就是“问题儿”,就要“付代价”。